中國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2.54萬億元,增長8%,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6.6%。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6個季度超過GDP和第二產業的增速。中國政府今天公布了新的刺激政策,進一步推動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中國重點發展的領域包括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等。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夏農說,在這些領域在國內要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同時鼓勵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要進一步放開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進一步減少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項目,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營銷渠道,鼓勵設立境外投資貿易服務機構,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咨詢服務?!?nbsp;
社會資本投入相關行業的熱情在持續增加,今年上半年,受益于簡化企業注冊程序,服務業新增企業數量近130萬戶,占新登記企業總數的七成多。
但從全球來看,中國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速和在經濟中占比并不理想,發達國家依靠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領先優勢,主導著全球生產網絡和產品價值鏈。
國務院出臺的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各項配套政策和落實措施,并要半年向國務院報告一次落實情況。夏農說,這也是首次做出這樣的規定。而對于與居民生活直接相關的物流和電子商務,新政策也做出了規定:“物流發展過程中,當然有很多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其中很重要的問題之一是物流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要根據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特點,盡快完善稅收制度,這里面就包含了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解決的包括物流行業怎么樣降低一些稅費負擔的任務和要求?!?/div>